2018年10月18日上午9:53,深圳某电子公司的研发部张工气喘嘘嘘的跑来给我讲:“邓老师,我们上午10点有一个关于A产品研发项目方案评审会,邀请你参加下,没问题的话,我去通知其他人了!”, 于是,我来到会议室参加了1个半小时的评审,过程中发现有4位代表迟到,有两位代表没有到,有三位代表派了下属参加,有6次手机响,过程中大家一边看图一边提了几个不痛不痒的问题,没有人做会议记录 ,大家不发言会议就结束。 结束后我问张工“开这会有什么意义?“,他回答“公司要求要开评审的,他们都填了会议签到表,说明我组织了。”
回到办公室,张工跑过来又补充了一句“我来公司7-8年了,都这么评的,其他人也是这么评的啊。” “那好,既然开会,那我们得搞清楚开会的目的是啥”,张工自信的说“我搞研发这么多年了,评审很重要呢,这个我清楚得很,有这几个目的:
❶ 及时发现设计中欠考虑的方面及其原因;
❷ 尽早发现失误,避免前期隐藏的缺陷无法纠正或者被迫耗费巨大的人力、物力和时间才能纠正;
❸ 确保客户的要求都在设计中考虑到;
❹ 明确风险,可以提前应对。
我说:“厉害啊,不亏是资历深工程师,搞得这么清楚,那么,这些目的达到了没?”,张工不好意思的说:“好像没有哦!”。
评审会为什么会成这样呢,一般来讲,有这几个方面的因素:
❶ 没有评审计划,想起了或被上级要求了就组织;
❷ 组织者与参与者都没有准备,临时熟悉资料,甚至有些代表都不知道有这个项目;
❸ 评审自由发挥,没有检查清单;
❹ 组织者控场能力弱,成为了“闲聊会,扯皮会”。
既然评审会这么重要(基本上每家公司都在做),那么,怎么组织才有效呢?
1提前策划
组织者应按评审计划提前准备评审材料,如规定的文档模板,自评完成的评审要素表,图纸等,并将材料提前发给各评审代表,以让代表有时间考虑。
2明确责任
评审过程需要有人负责,一般来讲系统工程师是技术指导者,PQA是过程主持人, PDT核心组成员反映部门问题,代表本领域提出专业意见,并代表功能部门承担责任,项目领导以业务需要为出发点对技术问题做决策。
3要点整理
评审要素结构化,将评审要点整理成结构化的清单,避免评审过程中天马行空,没有主线。
4评审记录
评审结束后,要有评审记录以及评审结论,是通过还是不通过,还是带风险通过,以便进行下一步的工作安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