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实体企业实效的持续增长方案解决商
INFORMATION
【制造业】改变制造业企业八大现状,实现300%业绩增长
2021-03-30
1752

改变制造业企业八大现状,实现300%业绩增长,如下:制造业人不良习性特点--控制方法--控制原理:

 

1、随意无责——标准限制法——约束出效率

问题:工厂没有生成日计划,也没有形成计划完成目标,而是每天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或什么好做就做什么,同时一天能做多少就算多少,生产计划、销售需求不一致,随意插单,导致客户抱怨很大,严重影响客户满意度。

 

对策:针对问题,我们项目组老师推行生产计划模式,将生产计划分解到每一天,采取召开工序对单会议,三天滚动,一天冷冻计划实施。我们主张企业的员工按规定标准的流程做事,放弃随意,避免犯错,降低成本,提升效益。时间、制约、规定、责任,约束才会有效率。

 

 

2、喜欢说谎——曝光原则法——关注出效率

问题:下级汇报不实、说谎,上级不关注、听之任之。如:谎报废品率。

 

对策:由项目组老师亲自带队对废品仓进行现场清理,曝光细节。在曝光期间,要充分发挥我们企业的板报、看板、宣传栏、图片等平台曝光作用,拿出一些好的及坏的案例,为企业树立威信。

 

3、懒散懒惰——日计日考核法——日清出效率

问题:工厂在面对交货周期只有7、8天的时候,车间部门做月考核。

 

对策:月考核不能快速发现生产现场所出现的异常问题,这是一种考核懒惰事后算帐的表现。我们通过实践发现一件事情:制造型企业的绩效考核中制造部门不能用月考核。 制造型企业必须以“日”为单位,考核的模式也必须以“日”为单位。实践再一次证明:车间、PMC、采购、工程、配套部门、为生产服务的部门,考核设计必须以“日”为单位。

 

4、做事拖拉——时间量化法——量化出效率

问题:很多时候,人不去检查自身的问题时就会放纵自己,很多事情也可以“走着瞧”、“慢着干”、“以后再说”。如公司在实施“订单评审管理”动作,有组织对订单交货日期进行检讨评审工作,但没有对各部门、各岗位工作内容及完成的进度进行细分分解与标准化,订单进度不能按预期完成,造成部门或岗位工作能拖就拖,严重影响订单生产及交货时间。

 

对策:制定生产工序分段的“时间量化跟进表,凸显时间节点的作用,可以延减计划的时间跟实际时间的差异、检查进度、量化时间、明确责任人。我们不要靠嘴巴去催,也不要靠人盯人的模式,更不要靠哥们义气,而更多强调对事谈事,对“进度节点”谈事,利用这个方法,可以提高一群人的效率。

 

5、只凭感觉——数据流动法——数据出效率

问题:只凭感觉下结论、作决策,是我们很多企业管理人员的通病。部分工厂管理人员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没有利用数据分析,而是仅凭以往的工作经验,凭自己的感觉做出判断,做出改善方案。如项目组老师去到某企业现场,企业副总向老师抱怨因为采购部门有问题,导致生产计划变更频率高,生产效率低,已经严重影响公司的运营,但实际查核后不是人的问题。

 

对策:所谓“数据流动法”,指的是通过对原始表单中的原始数据经过统计用来考核,形成管理或经营数据,然后将数据当中所隐含的信息和价值进行充分的挖掘,通过数据的循环流动与对比,找出管理的主要失控点,进而对失控点进行改善的一种管理方法。

 

针对企业副总反应的问题,项目组老师下到现场以数据的形式对问题进行分析检讨(而不是靠“听说”办事),结果发现公司物料回不来的原因采购问题只占43%,研发问题占了38%,工程问题占了5%,PMC仓库问题占了14%。由此可见并不像副总说的那样仅仅是采购的问题,也从侧面反映了高层做事多凭感觉,不讲数据。

 

6、只重方案——稽核控制法——稽核出效率

问题:只重方案,不抓执行。只重视流程、制度、方案的编写,但是对于流程、制度、方案的执行和落实不重视,认为流程、制度、流程编写完成,流程自然得到执行;制度形同虚设,实际运作没有按规定执行。

 

对策: 稽核控制法让管理者从人们抗拒执行的普遍心态出发,设计出“反复抓,抓反复”的方案,以提高执行的效果。我们抓稽核就是在抓反复,我们的稽核体系就是一个抓反复的体系,因为稽核不只是查一次,而是反复查,它是以你肯定要违反为前提的。因为它符合“反复抓,抓反复”的这个原则,在抓的过程中改变人,通过事情来改变人。所以,我们的稽核体系有很大的作用。

 

7、只管别人——案例分析法——认同出效率

问题:推卸责任,只管别人。如项目组老师在某企业开展管理改善工作时,业务人员向老板反馈产品出现问题时,各部门之间相互推诿。相关人员在推卸责任,在讲别的部门或别人的问题,没有正视自己的问题,人人都在讲“故事”。

 

对策:项目组老师为何去到工厂现场后要讲案例分析?因为当人不了解细节的时候,都会讲“故事”,而且会把问题推给别人。通过案例分析,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哪个部门、哪个细节、哪个员工在什么地方出错,问题一目了然,有证有据,谁都无法推卸责任,每个部门和员工都必须正视自己的问题。而案例分析法只是发现问题的手段,真正的目的是公司要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树立正风,去掉“讲故事”的文化。

 

8、只顾理想——分层渐进法——成长出业绩

问题:只顾目标、理想,不管过程提升。如项目组老师在某工厂实施管理改善进程中发现因物料齐套率低(只有66.7%),导致生产上线时才发现物料没有到齐,临时转拉生产现象频繁发生,生产计划达成率低,严重影响到了出货及客户满意度。针对此问题项目组老师与企业老板在协商解决方案时,发生了分歧,老板的要求是一周后物料齐套率必须从现在的66.7%提升到90%以上,没有考虑到现实问题及人员能力状况(只要结果,不管过程)。

 

对策:项目组老师面对这样的情况做出了方案是:结合现有问题及采购工作能力分为三个阶段目标实施,在过程中通过老师的培养、指导让人员能力逐步提升的同时目标也同步实现(第一阶段目标85%,第二阶段目标90%,第三阶段目标95%)。只有让员工跟着企业成长,才能够产出更好的业绩。

 

远大方略观点:针对不同的习性问题,我们应根据制造业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对应的控制方法,帮助企业养成良好的习惯。习性的改变和养成需要反反复复,而在这种反反复复的过程中,人每次改变一点点,多次反复改变,人的习性就会累积沉淀下来,从而形成习惯。